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队延续“梦之队”的统治级表现,包揽已决出的全部四枚金牌,15岁天才少女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其标志性的“水花消失术”再度引爆全球社交媒体。
本届世锦赛跳水首金诞生于混合双人10米台项目,中国派出19岁的王飞龙与16岁的张家齐组成全新搭档,二人虽首次配合国际大赛,但凭借稳定的同步性和难度系数3.2的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,最终以352.08分领先第二名英国队31分的优势夺冠,赛后王飞龙表示:“我们赛前重点磨合了入水角度,今天的结果证明训练方向是对的。”
男子3米板决赛成为中英对决的焦点战场,中国奥运冠军王宗源以558.75分卫冕成功,其队友、19岁小将郑九源在第四跳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出现失误后及时调整,最终反超英国名将拉夫尔摘银,值得一提的是,王宗源在最后一跳109C(难度系数3.8)获得7个裁判给出的10分,单跳得分破百的壮举令现场观众起立鼓掌。
最受瞩目的女子10米台决赛中,全红婵与队友陈芋汐上演“神仙打架”,全红婵在第三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——这个曾让她在东京奥运会预赛失误的动作上,以94.05分的超高分完美呈现,七名裁判中四人打出10分,尽管陈芋汐在第四跳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追至仅差5.3分,但全红婵最终以438.20分夺冠,陈芋汐以431.25分获得亚军。
国际泳联技术代表玛丽娜·科列斯尼科娃评价:“全红婵的207C是目前女子跳台史上最高质量的一跳,她的腾空高度比同龄选手平均高出20厘米。”
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透露,队伍在冬训期间引入AI动作捕捉系统,通过3D建模分析运动员的起跳角度、转体速度等数据,全红婵的教练组更针对性调整其207C的翻腾节奏,将入水角度精确控制在88°至92°区间米博体育平台,这种“毫米级”的技术打磨,正是“水花消失术”的核心秘诀。
尽管中国队的优势依然明显,但本届赛事也涌现出新势力,墨西哥选手奥罗斯科在男子10米台预赛跳出单跳102分;英国15岁新星斯彭多利尼-西里埃在混双项目收获银牌,其压水花技术被外媒称为“欧洲版全红婵”,澳大利亚队则凭借男子双人3米板的铜牌,时隔12年重返世锦赛领奖台。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国际泳联新规将对跳水产生直接影响:单人项目预赛取消自选动作,全部改为规定动作,周继红表示:“新赛制要求运动员减少失误率,我们已开始调整训练计划。”全红婵等年轻选手的身体发育问题也需科学应对——过去一年,她长高8厘米,队医团队通过生物力学分析为其重新定制了动作组合。
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水见证了新一代“跳水皇后”的加冕,也预示着这项运动正进入技术精度与青春风暴并行的新时代,当全红婵在领奖台上接过金牌时,看台上挥舞的五星红旗与各国观众的掌声,共同诠释了竞技体育超越国界的魅力,中国跳水队的每一次跃起与入水,不仅为金牌榜增添光彩,更在碧水池中书写着追求极致的永恒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