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冰壶锦标赛首日比赛中,中国冰壶队以8比6的比分力克传统强队瑞典,取得开门红,这场胜利不仅为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的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,也让国际冰壶界对这支以年轻选手为主的队伍刮目相看。
比赛于当地时间上午10点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的马克·马赛特冰壶中心打响,中国队派出了以22岁小将王雪松为核心的四人阵容,其他三名队员分别是二垒李梦瑶、三垒张毅和替补刘佳琪,瑞典队则由经验丰富的老将埃里克·约翰逊领衔,队中三名选手均参加过上届冬奥会。
首局比赛,中国队后手进攻,王雪松在最后一投中稳稳击打成功,为中国队拿下2分,第二局,瑞典队迅速调整战术,利用精准的旋球控制局面,扳回1分,随后的三局比赛中,双方比分交替上升,中国队以4比3的微弱优势进入中场休息。
“我们赛前做了充分准备,针对瑞典队的特点制定了多套战术。”中国队主教练陈健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年轻队员们执行得非常到位,特别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成熟。”
下半场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第六局,瑞典队抓住中国队一次传击失误,由约翰逊完成一记精彩的双飞,一举拿下3分,将比分反超为6比4,关键时刻,中国队的姑娘们没有慌乱米博体育官网,第七局,李梦瑶连续两记精准的占位球为中国队创造了有利局面,王雪松在最后一投中完成高难度的“打甩”战术,帮助中国队追回2分,将比分扳平。
第八局成为整场比赛的转折点,瑞典队二垒选手在关键一投中出现严重失误,冰壶偏离预定路线,未能完成防守布局,中国队抓住机会,由张毅完成一记漂亮的“清台”击打,为中国队赢得2分,再次取得领先。
最后两局,中国队采取了稳健的防守策略,王雪松在第十局的最后一投中,面对瑞典队中心占位的压力,冷静地选择“轻磕”战术,成功将对手的得分壶击出大本营,最终以8比6锁定胜局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在世锦赛上担任主力投手,确实有些紧张。”赛后,王雪松接受采访时坦言,“但队友们一直互相鼓励,教练组也在暂停时给予我们明确的指导,能够战胜瑞典这样的强队,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。”
这场比赛也创造了中国冰壶队在世锦赛上的多项纪录:最年轻的首发阵容平均年龄(21.3岁)、对阵瑞典队的历史最高单场得分(8分),以及首次在世锦赛首战中击败传统前三强队伍。
国际冰壶联合会技术代表玛丽·汤普森在观赛后评价道:“中国队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,他们的战术执行力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显著提升,这支年轻队伍有望在未来几年改变世界冰壶格局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场比赛吸引了近3000名观众到场观战,其中不少是当地华人华侨,他们挥舞着五星红旗,为中国队加油助威。“看到祖国的小将们在冰壶这项高难度运动中表现出色,我们感到非常自豪。”来自卡尔加里大学的留学生张明告诉记者。
根据赛程安排,中国队将在明天迎战东道主加拿大队,加拿大队在首日比赛中以9比3大胜挪威,展现出了卫冕冠军的强大实力,陈健教练表示,队伍会认真总结今天的比赛,针对加拿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备战。
这场胜利对中国冰壶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自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队获得铜牌以来,中国冰壶经历了新老交替的阵痛期,本次世锦赛的年轻阵容,大多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2018年启动的“新星计划”,经过系统培养,如今开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。
北京体育大学冰壶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教授分析认为:“今天的比赛证明,中国冰壶在青少年培养体系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,这些年轻选手技术全面,战术理解能力强,更重要的是他们展现出了中国运动员特有的坚韧品质。”
随着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的临近,这场胜利也为中国冰壶队争夺奥运资格增添了重要砝码,根据国际冰壶联合会的积分规则,世锦赛成绩将直接影响各国奥运资格的获取。
赛场外,这场胜利在国内社交媒体引发热议。#中国冰壶战胜瑞典#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,许多网友留言表示,通过这场比赛重新认识了冰壶运动的魅力,也有更多人开始关注这支年轻的队伍。
国际主流体育媒体也对本场比赛给予了高度关注,ESPN在报道中称这是“世锦赛首日最大冷门”,而加拿大《环球邮报》则评价中国队“展现了令人惊讶的战术成熟度”。
作为一项起源于16世纪苏格兰的运动,冰壶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,中国冰壶运动起步较晚,但发展迅速,2009年米博体育,中国女子冰壶队首夺世锦赛冠军,创造了历史,这支以全新面貌亮相的队伍,正在书写中国冰壶的新篇章。
中国队还将面对美国、瑞士、苏格兰等强队的挑战,无论最终成绩如何,这场开门红已经为中国冰壶注入了新的信心与活力,正如王雪松在赛后所说:米博体育“这只是一个开始,我们会继续努力,争取在每场比赛中都发挥出最佳水平。”